-
阳泉税务:延缓缴税纾困解难优化营商环境
2023年,国家税务总局阳泉市矿区税务局在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依托税收大数据完善工作机制,以“网格服务、一企一策”深化宣传辅导,推动延缓缴纳税费政策落地见效,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为阳泉市招商引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税收环境。 (一)强化机制保障,确保政策精准落地。为推动延缓缴纳税费政策落实落细,阳泉市矿区税务局按照统一标准、明确范围、简化流程、精准落地的原则,组织业务骨干成立专项工作协调小组。小组聚焦政策执行各环节,细化职责分工,建立“政策解读—流程优化—问题响应—效果跟踪”全链条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分析政策执行中的难点堵点,及时调整工作策略,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同时,该局加强与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为政策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二)依托数据赋能,实现服务精准滴灌。阳泉市矿区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利用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精准筛选符合延缓缴纳税费条件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通过逐户摸排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税费缴纳情况及资金需求,建立企业需求台账,实行动态管理。针对不同企业特点,该局推行“一企一策”宣传辅导模式,组织税务人员深入企业开展“面对面”政策解读,通过线上直播、视频培训、政策手册等多种形式,帮助企业准确理解政策内容、掌握办理流程。对于操作有困难的企业,提供“手把手”辅导,确保企业懂政策、会申报、能享受。 (三)释放政策红利,助力企业纾困发展。2023年,阳泉市矿区税务局严格落实第四季度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政策,通过优化办理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升政策落实效率。截至2023年11月底,已有多家制造业企业通过该政策缓解了资金周转压力,企业将缓缴的资金用于原材料采购、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有效保障了生产经营的连续性。政策的落地不仅减轻了企业短期经营压力,更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为阳泉市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兴业奠定了基础,助力当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25-07-01
-
专项资金精准下达助县区振兴
2021年,阳泉市财政局按照中央和省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部署,下达专项扶贫资金至平定县、盂县和阳泉市郊区,重点支持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及招商引资活动,确保"摘帽不摘帮扶"政策落实。此举旨在强化脱贫攻坚兜底救助,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项目,优化资金结构以吸引外部投资。 (一)政策背景与资金下达目标 2021年是中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关键年份,中央政府强调"四个不摘"原则,要求各地确保脱贫成果可持续。阳泉市财政局基于这一要求,实施专项资金下达工作,核心目标是防止返贫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资金分配聚焦于县区薄弱环节,如平定县以山地农业为主、盂县侧重生态资源利用、阳泉市郊区面向城乡融合。专项资金作为关键工具,旨在衔接脱贫攻坚后农村发展瓶颈,强化社会保障网络,确保民生政策普惠性不变。各级部门对标乡村振兴规划,严格资金规模匹配地方需求,避免出现资金闲置或浪费现象,从而构建稳固的振兴基石。 (二)资金用途与产业振兴导向 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巩固脱贫成果和产业项目培育,其中产业资金占比过半,强调发展农旅融合、特色种植等内生型产业,以激发招商引资活力。平定县资金重点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升级,盂县资金用于生态旅游开发,阳泉市郊区资金扶持小型加工企业,以吸引外部资本参与农村经济链建设。政策要求确保帮扶政策延续,如兜底救助标准提升及职业技能培训推广,同时避免资金分散使用。产业项目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投资,包括鼓励企业进驻农业科技园或乡村服务领域,形成带农增收长效机制。这有助于强化县区自身造血能力,实现从脱贫摘帽到全面振兴的平稳过渡。 (三)资金管理与效益优化机制 阳泉市各级财政部门严格遵循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执行预算绩效评估和动态监控机制,杜绝违规操作。管理重点包括强化审计监督、建立资金使用台账,并与乡村振兴部门协作,确保资金投向合规、使用高效。阳泉市政府要求落实市级统筹调度,压实县区主体责任,通过定期督查保障政策落地。下一步,将以产业振兴为核心,深化与省级规划的衔接,持续推进资产收益扶贫等模式,最大化资金社会效益。通过标准化流程和信息公开,专项资金将长期服务县区发展,为区域均衡增长注入持续动力。
2025-07-01
-
山西智创城7号揭牌 打造阳泉创新创业新高地
2023年,山西智创城7号正式揭牌。该智创城采取“一城两园”建设模式,以纳谷产业园承载的新材料产业和云谷科技创新园承载的数字经济产业为主攻方向,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多个高端创新平台、重大项目及多家企业入驻,将发挥双创核心策源地作用,推动创新辐射阳泉全市,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树立标杆,打造具有阳泉特色、国内一流、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新高地。 (一)“一城两园”模式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山西智创城7号“一城两园”的布局,紧密结合阳泉产业转型实际。纳谷产业园聚焦新材料产业,依托阳泉在煤炭资源转化、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领域的产业基础,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先进陶瓷、碳基新材料等方向,推动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云谷科技创新园则瞄准数字经济产业,借力阳泉作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的优势,重点培育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业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两园”既各有侧重又协同联动,形成“新材料筑基、数字经济赋能”的产业发展生态,为阳泉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二)创新平台与项目落地夯实发展基础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山西智创城7号引入多个高端创新平台,涵盖新材料研发、数字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这些平台通过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创新资源,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为入驻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中试孵化等全链条服务。同时,一批重大项目同步落地,涉及新材料产业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创业孵化载体等多个领域,不仅为智创城带来直接的产业增量,更通过项目引领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招商引资方面,智创城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场地支持、资金补贴、人才引进、市场对接等,有效降低企业入驻成本,吸引多家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签约入驻,为创新创业注入源头活水。 (三)辐射带动作用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作为阳泉双创工作的核心策源地,山西智创城7号将通过技术辐射、人才流动、产业协同等方式,带动全市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在技术辐射方面,智创城的创新平台将向全市企业开放共享科研设备和技术成果,帮助传统产业解决技术瓶颈;在人才流动方面,通过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和培育高端人才,并推动人才向全市重点产业领域流动;在产业协同方面,引导入驻企业与本地传统产业开展合作,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同时,智创城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创业经验,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培育模式、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形成特色做法,为全省智创城建设提供示范。长远来看,山西智创城7号将助力阳泉加快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推动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科技成果、原创项目和创新品牌,逐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新高地,为阳泉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5-07-01
-
【2022年阳泉招商】山西省召开服务业调度会 部署下半年发展任务
山西省召开服务业调度会 部署下半年发展任务 一、会议召开:研判形势压实责任 2022 年 7 月,山西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上半年调度会,传达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分析服务业运行态势,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确保全年目标顺利完成。 (一)上半年运行概况 会议指出,2022 年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2 个百分点,其中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等新业态增长 15% 以上,但文旅、住宿等受疫情影响较大,需针对性补短板。 二、目标分解:聚焦三大主攻方向 会议明确下半年三大任务: 巩固优势产业 信息技术服务:推进太原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培育 50 家 “专精特新” 软件企业,目标全年增加值增长 18%; 现代物流:依托中欧班列(太原 — 杜伊斯堡),建设 10 个省级物流枢纽,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占 GDP 比重至 14% 以下。 激活消费潜力 开展 “晋情消费” 系列活动,发放餐饮、零售消费券 20 亿元,支持太原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文旅景区 “门票减免 + 二次消费” 模式,目标全年社零总额增长 8%。 强化项目支撑 推进 100 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其中长治金融创新服务区、大同文旅康养基地等投资超 50 亿元项目,确保三季度开工率达 100%,年度投资完成率超 90%。 三、政策保障:四大措施精准发力 资金支持:安排 5 亿元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集聚区建设、企业升规入库,对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给予 10 万元奖励; 要素保障:建立服务业项目用地 “白名单”,优先保障物流园区、数据中心等用地需求,审批周期压缩至 45 个工作日; 人才支撑:联合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开设服务业专业班,定向培养金融、文旅等领域人才,2022 年输送专业人才 1 万人; 监测调度:建立 “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 机制,对连续两个月增速低于目标的市(县)开展专项督导,确保任务落地。 四、长远布局:构建现代服务体系 山西省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着力构建 “4+4” 服务业体系: 四大支柱产业: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商务服务、金融保险,目标 2025 年占服务业比重达 60%; 四大特色产业:文旅康养、商贸流通、科技服务、家庭服务,打造 “黄河文化旅游带”“太行康养产业集群” 等地域品牌。 通过精准调度、政策赋能,山西省正加速服务业转型升级,力争全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 1.5 万亿元,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022-08-04
-
【2022年阳泉招商】服务业调度精准施策 山西力促经济稳增长 ——1-4 月服务业运行分析及对策
服务业调度精准施策 山西力促经济稳增长 ——1-4 月服务业运行分析及对策 一、总体运行特征 凸显结构优化 2022 年 1-4 月,山西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2%,高于 GDP 增速 1.5 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58%。从行业看,现代服务业表现亮眼:金融业增加值增长 8.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 12%,分别拉动服务业增长 1.2 和 1.8 个百分点。传统服务业中,批发零售业增长 5.1%,住宿餐饮业受疫情影响下降 3.2%,但通过 “线上 + 线下” 融合,外卖业务量同比增长 45%。 在投资领域,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15.3%,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 22%,仓储物流、商务服务等领域投资增速均超 18%。太原、大同、临汾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快推进,晋鲁骨干流通走廊项目完成投资 23 亿元,新增物流仓储面积 50 万平方米。 二、重点领域突破 激发增长动能 山西省聚焦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升级,制定《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 2025 年行动计划》,提出 38 条具体措施。在现代物流领域,推动铁路货运向物流转型,2022 年开行快运班列 210 列,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运输成本降低 12%。同时优化收费公路政策,对货运车辆实施差异化收费,预计每年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超 5 亿元。 在现代金融领域,推广 “惠商保” 项目,为个体工商户提供兜底保障,2022 年参保户数达 32 万户。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小支农担保费率保持在 1% 以内,累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 280 亿元。 三、纾困政策落地 助力企业复苏 针对服务业企业经营压力,山西省推出 “三减两补一支持” 政策:房租减免方面,对承租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022 年减免租金超 10 亿元;税收减免覆盖增值税、房产税等 6 个税种,预计全年为企业减负 45 亿元;社会保险费缓缴政策惠及企业 1.2 万家,缓缴金额达 18 亿元。 在补贴支持方面,对企业防疫支出给予最高 50% 的补助,2022 年发放补贴 1.2 亿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惠及职工 85 万人,返还金额 4.3 亿元。金融支持方面,引导银行机构增加服务业信贷投放,2022 年新增贷款 580 亿元,其中普惠小微贷款占比超 30%。 四、未来发展路径 强化创新驱动 山西省将以数字经济为引领,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计划到 2025 年建成 50 个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培育 100 家 “数字服务商”。在文旅领域,开发 “云游山西” 平台,整合全省 A 级景区资源,2022 年线上游览量突破 1 亿人次,带动文创产品销售增长 35%。 在区域协同方面,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共建服务业标准化体系。2022 年联合发布《黄河金三角物流服务规范》,实现区域内物流单证互认、数据互通,降低区域间物流成本 15%。
2022-06-06
-
【2022年阳泉招商】阳泉 “春风融” 驿站:精准服务赋能企业退税增效
阳泉 “春风融” 驿站:精准服务赋能企业退税增效 驿站功能与服务机制 国家税务总局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设立 “春风融” 驿站,整合多部门资源,通过税收管理系统筛选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纳税人,实行 “微型优先、大中小增量齐头并进” 策略,确保退税政策精准落地。 精细化服务与流程优化 专家团队与流程再造 驿站组建由税政、征管、纳服等部门组成的专家团队,对企业退税申请实行 “一企一策” 审核,压缩内部流转环节,将留抵退税平均办理时间从 5 个工作日缩短至 2 个工作日。2022 年一季度,为 120 余家企业办理退税超 5000 万元,其中小微企业退税占比达 60%。 多元化辅导与政策直达 通过 QQ 远程辅导、手机通话、无人车配送政策资料等方式,确保企业知晓政策细节。例如,利用无人车向园区企业配送《留抵退税操作指南》200 余份,覆盖 80% 以上纳税人;针对老年纳税人提供 “一键呼叫” 专属服务,解决操作难题 300 余次。 政策成效与长效机制 “春风融” 驿站通过 “退准、退稳、退好” 的服务理念,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某制造企业收到 1200 万元退税后,立即投入设备升级,产能提升 15%。未来,驿站将拓展至税收优惠申报、发票管理等全链条服务,计划 2022 年实现辖区企业政策知晓率 100%。
2022-05-26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